醫用防護服與普通防化服不同,除了防護服裝材料本身的規格和安全性要求外,醫用防護服的性能還主要包括:防護性、舒適性、物理機械性能等幾方面。
(圖注:穿戴杜邦醫用防護服在線培訓)
一、防護性
防護性是醫用防護服材料最為重要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液體阻隔、微生物阻隔以及對顆粒物質的阻隔幾個方面。
首先是醫用防護的液體阻隔性能,手術過程中穿戴的手術服不可避免的會面對病人的血液、體液及其他分泌物,這些液體往往成為病毒傳播的最好途徑。
防護服的使用主要也是由于人們認識了血源性傳播的危險性,因此醫用防護服應能止水、血液、酒精的滲透,以免其沾污衣服和人體。
對微生物的阻隔可以區分為對細菌和病毒的阻隔,由于微生物在手術過程中可能到達開放著的創面,多數手術的感染都是在此過程中引發的,手術室醫護人員和病人的皮膚中的常見微生物菌從手術人員向創面的直接接觸性傳播和反向傳播。
而對病毒的阻隔要求主要是考慮到病人的血液和體液中可能含有致病性病毒,尤其是確定病人攜帶有或者可能攜帶有強傳染性疾病的情況下,醫護人員如果皮膚有創傷,接觸到這些液體很可能被傳染,甚至引起醫患之間交叉感染。
因此,防護服還應該能防止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滲透。對顆粒物質的過濾效率進行要求,是因為有些病毒會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以氣溶膠的形式被吸入或者附著在皮膚表面被人體吸收,SARS病毒很對情況下就是以這種形式造成危害,因此防護服材料還應對顆粒有阻隔能力。
二、舒適性
作為身體穿著材料,醫用防護服在穿著過程中應該盡量爆出一定的舒適性,該性能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透氣型、水蒸氣穿透性、懸垂型、質量、便面厚度、靜電性能、顏色、反光性、氣味和皮膚致敏性以及成品加工中設計和縫制的影響。
最為重要的體現在透氣、透濕方面,為了達到需要的防護效果,防護服面料通常經過層壓或復膜處理,往往厚重且透氣、透濕性很差。
醫護人員長期穿著,身體產生大量熱量,如果不能及時排出,會增加煩躁感,影響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
抗靜電的要求主要是由于手術室的環境特殊,靜電不僅會導致材料吸附大量的灰塵和細菌,對患者傷口在造成感染,并且也會是醫護人員產生不適。
同時靜電產生的火花可能會引爆手術室內揮發性氣體,從而影響精密儀器的準確性。
三、物理機械性能
醫用防護服在穿戴過程中,必須保證足夠的強度,否則,可能會被拉伸或損壞;如果在手術中穿戴,有時還會被針頭、剪刀等尖銳物刺破,為細菌和病毒的傳播提供通道,從而削弱材料的防護功能,醫護人員和病人就會暴露在病菌侵入的環境中,增加被感染的機率。
醫用防護服在使用中因為摩擦和受力可能磨損而產生落絮,這些細微顆粒將直接成為細菌、病毒繁殖和傳播的載體,對患者傷口不利。因此,作為醫用防護服,除了具備基本的斷裂能力,脹破能力和撕破能力還要有足夠的抗穿刺能力和耐磨損性能,從而保證傷口的清潔干凈,盡量減少落絮產生的危害。
四、其他方面
醫用防護服在使用前必須經過高溫消毒,因此材料本身要具有良好的消毒耐受性。如果是重復使用性,防護服在穿戴后經過消毒和洗滌處理后會重復使用,應該耐洗滌且容易洗滌,并且保證在該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尺寸穩定性,不會縮水等發生,也不會應為洗滌造成醫用防護服能力的下降,無法達到防護的效果。
針對醫用防護服而言,防護性能是醫用防護服為重要的性能要求,包括對液體、微生物和顆粒物質的阻隔要求,都需要達到相關嚴格標準,不能有任何錯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