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是指密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當有限空間內部溫度升高,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的聚集和揮發程度隨之升高,從而有限空間內有毒氣體濃度也同比增高,發生在有限空間中毒窒息事故概率大大增加。

 

  對有限空間作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及安全防護控制,可以大大降低群死群傷安全事故發生。如何安全地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有效防范事故,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企業安全防護問題。

 

  有限空間危害因素

 

  有限空間危害因素主要表現在中毒、缺氧、爆炸及其它危害,其中最常見的突發安全事故為中毒受傷等。

 

  1.中毒危害

  有限空間容易積聚高濃度的有毒有害物質。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是原本存在于有限空間內的,也可能是作業過程中逐漸積聚的。常見的有硫化氫和一氧化碳。

 

  2.缺氧危害

  空氣中氧濃度過低會引起缺氧。常見的有二氧化碳和惰性氣體引起的氧氣缺乏。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在長期通風不良的各種礦井、地窖、船艙、冷庫等場所內部,易擠占空間,造成氧氣濃度低,引發缺氧。

 

  另外,如氮氣、氬氣、氦氣、水蒸氣等惰性氣體也會引起氧氣缺乏。工業上常用惰性氣體對反應釜、儲罐、鋼瓶等容器進行沖洗。如果容器內殘留的惰性氣體過多,當工人進入時,容易發生單純性缺氧或窒息。甲烷、丙烷也可以導致缺氧或窒息。

 

  3.燃爆及其他危害

  當空氣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時,濃度過高遇火則會引起爆炸或者燃燒。此外,墜落、溺水、物體打擊、電擊等威脅生命或健康的環境條件,都可能造成有限空間安全事故。

 

  有限空間防護措施

 

  預防有限空間作業危害,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應加強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作業負責人、作業人、監護者職責;

 

  2.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方案、安全作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3.保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風、監測、防護、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4.督促、檢查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

 

  5.提供應急救援保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及時、如實報告安全生產事故。

 

  有限空間作業流程

 

  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職工,在進入作業現場前,要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和以往事故情況,并有針對性地準備檢測和防護器材。

 

  1.進入作業現場手,首先利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對有限空間進行氧氣、可燃氣體、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檢測,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

 

  2.對作業面可能存在的電、高溫、低溫及危害物質進行有效隔離;

 

  3.進入有限空間時應佩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報裝置;

 

  4.進入有限空間時應佩戴有效的通訊工具,系安全繩,當發生急性中毒、窒息事故進,應在做好個人防護并配戴必要應急救援設備的前提下,進行救援。嚴禁貿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嚴格安全管理,落實作業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