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有較強毒性,對人體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危害最大,同時甲醇屬于易燃易爆化學品,在生產、存儲及運輸過程中都有燃燒爆炸危險性,所以掌握甲醇防護及泄漏應急處理方法都與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甲醇每個環節安全防護及發生甲醇泄漏,人員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用品。
1.涉及甲醇的化工廠應設防火委員會和義務消防組織,各生產車間、班組均應有義務消防員。做到組織健全,制度落實,真正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2、應將甲醇裝置各工序,鍋爐房、甲醇罐區、裝車站、化驗分析室確定為重點防火部位,定期巡察,檢查消防器材裝備及設施。
3、定期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培訓,隨時進行安全教育,定期組織兼職義務消防員到消防專業部門進行培訓,定期組織消防演練。
4、在生產過程中,控制和消除火源。
嚴禁廠區內吸煙,嚴禁非生產用火,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嚴禁職工穿帶鐵釘的鞋及不符合靜電要求的化纖服裝,避免火花、電弧產生。操作中控制可燃、易燃氣體及氧氣的流速,禁止猛開猛關閥門。
防止帶油工作服、手套、油抹布、油棉紗頭等易燃物品的自燃。定期檢查防雷裝置,每年雷雨季節關檢測接地電阻,接地電阻應符合規定的范圍。
5、加強安全控制
(1)易燃易爆管線、設備在投料前用氮氣置換,以排除系統中空氣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罐區的氮封不能中斷,甲醇壓送到裝置車站時,用氮氣輸送;
(3)防止跑冒滴漏,定期對容器設備、管線密閉性檢查,定期測試作業區內的甲醇濃度。注意廠房的通風,降低作業區域可燃物的含量;
(4)堅持監測空分空壓空氣吸入口的可燃易爆物質含量;
(5)對化驗分析室的可燃易燃及相互接觸引起燃燒、爆炸的物質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
6、泄漏應急處理
日常生產中,應消除開切可能泄漏的隱患,防止泄漏的發生。若泄漏沒能避免,應視情況緊急處理。
(1)視情況決定是否切斷可燃易爆物質的來源,是否停車;決定停系統還是停裝置或停全廠。
(2)緊急救援。救援人員應穿戴個人防護用品,禁止穿會產生靜電、火花的衣服鞋帽;搶修工具不能與鐵器敲擊;搶修現場應備有消防器材。消防人員應佩戴防護眼鏡、防毒面罩,防止中毒和影響視力。若進入眼睛可用大量的水沖洗;污染身體可用肥皂水清洗;食入者用4%碳酸氫鈉洗胃,每小時服碳酸氫鈉5-10克,也可口服或靜脈注射減少推遲甲醇代謝。
(3)搶修或焊接管線、設備時,應進行吹掃、置換,防止進入空氣與可燃易爆物達到爆炸極限。施工現場應有人員監護,并制定應急預案。
(4)若已發生火災的處理。初起火災可用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撲救;若不能控制,應立即視情況決定切斷可燃物質的來源或停車,冷卻設備和管線,啟動廠區消防系統,切斷火源,疏散群眾,設置戒線,立即向消防隊報。
(5)建立消防演習預案,有針對性進行消防演習,熟練掌握甲醇廠內的重點部位,消防水源情況,一擔發生情況按消防應急方案進行處理。
總之,要做好天然氣生產甲醇工業裝置的消防安全,就是要從設計、施工開始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并把國家的消防技術標準應用于生產全過程,建立起科學的安全管理體系,努力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和安全素質,制定出周全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產,也才能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