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工藝和生產環境不能完全消除粉塵危害的條件下,防塵口罩成為預防塵肺的最后一道屏障。然而在作業現場時常發現有的工友沒能正確使用防塵口罩甚至有的因為嫌麻煩而不戴防塵口罩。
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不能用紗布口罩替代防塵口罩。紗布口罩對阻隔粉塵幾乎沒有效果,不能有效阻止粉塵侵入呼吸道;不能一味的追求防塵口罩價格,要選擇合格的防塵口罩;使用防塵口罩應用雙手把鼻夾沿面部按壓,使口罩貼合臉部,防止粉塵漏入;防塵口罩并非一戴永逸,在有破損、吸氣阻力增大等情況下,應及時更換,確保防護效果。
在個人防護問題上,從業人員應當提高認識,積極配合,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其次,從業人員應加強維權意識,要求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提供防塵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另外,用人單位應當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建章立制,由專人和機構負責檢查落實。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說,應當做到工作場所內時時佩戴3m防塵口罩,短時間外出摘下防塵口罩時避免污染接觸口鼻的一側。勞動者只有按要求正確佩戴使用防護用具,才能有效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塵肺病目前職業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是減少或避免這種職業性肺疾患的基礎,一方面對工人和雇主進行關于二氧化硅粉塵暴露危害的教育以及監測,采取改進通風裝置和局部換氣、密閉工藝、濕式作業、設備維護檢修等綜合性防塵措施;另一方面加強個體防護,包括特效防塵面罩、遵守防塵操作規程。
個人防護
1、接塵工人健康監護:包括上崗前體檢、崗中的定期健康檢查和離崗時體檢,對于接塵工齡較長的工人還要按規定做離崗后的隨訪檢查。
2、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佩戴防塵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業防塵口罩或防塵面罩、送風頭盔、送風口罩等,講究個人衛生,勤換工作服,勤洗澡。
防塵措施
利用工程技術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塵危害,是預防塵肺病最根本的措施。常見的除塵措施包括改革工藝過程、革新生產設備;濕式作業;密閉、抽風、除塵。如采用密閉塵源與局部抽風相結合,防止粉塵外逸。
后續:如果在職業健康檢查過程中,發現疑似塵肺病人,應當及時到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申請塵肺病診斷,使塵肺病患者及時得到確診,職業病患者應該調離原工作崗位,安排合理的治療或療養。
塵肺病的纖維化是不可逆的病變,目前還沒有一種根治的辦法。因此,已經診斷為塵肺病者,首先要立即調離粉塵作業,適當安排好工作或休養,然后開展健身療法,堅持體育鍛煉、加強營養,以提高身體抵抗力,最后重視心理治療,幫助病人消除恐懼心理及麻痹大意思想,積極治療合并癥與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