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溫作業場所中,由于高溫的影響,會對作業人員的生產操作、身體健康以及設備材料及物質的使用和儲存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另外還可能誘發火災、爆炸事故等。高溫作業場所指的綜合溫度應符合GBZ/T229.3-2010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 第3部分:高溫。
接觸高溫作業領域基本高溫強輻射作業場所、高溫高濕作業場所及夏季露天作業場所三大類。當高溫作業的環境很惡劣時,應避免每年夏季中暑現象,使用水幕型空調機、進行高溫車間的局部降溫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置。
1.加強對人員的教育訓練,了解GB/T4200-2008高溫作業分級標準,建立健全職業危害管理機構,配備人員、儀器開展日常監測。
2.進行高溫監測時,作業場所無生產性熱源的,選擇3個測點,取平均值;存在生產性熱源的,選擇3~5個測點,取平均值。作業場所被隔離為不同熱源環境或通風環境的,每個區域內設置2個測點,去平均值。
3.常年從事高溫作業的,選擇在夏季最熱月份測量;不定期接觸高溫作業的,選擇在工期內最熱月份測量作業環境熱源穩定時,每天測3次,工作班開始后及結束前半小時分別測1次,工作班中間測1次,取平均值。
4.在冶金工業,如煉鐵、鍛造、熱處理、玻璃、爐窯車間以及火力發電廠鍋爐間等生產場所的氣象特點是氣溫高、熱輻射強度大,而相對溫度較低,形成干熱環境。必須給工作佩戴隔熱服、隔熱頭罩等個人防護用品,條件允許可以搭配降溫背心使用,提高舒適度。
5.露天煤礦應盡量采用機械化作業,減少高溫和輻射的影響;合理調整作業時間,避開日照最強烈的時段作業,為員工配置降溫背心作業。
6.夏季的農田勞動、建筑、搬運等露天作業,除受太陽的輻射作用外,還受被加熱的地面的周圍物體放出的熱輻射作用。上海鋌和建議在高溫季節來臨時,避開高溫時間作業應準備好職工的防暑降溫用品和物資;在高溫季節工作時,相應縮短一線職工的工作時間。
7.加強現場道路、采場的灑水降塵,達到降低溫度的效果;雨水季節加強疏干排水,保持工作場濕度適宜。
8.在高溫高濕地點設置示標志,高溫作業場所盡量要求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