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防護服屬于幾類醫療器械?按照《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醫用防護服屬于第二類醫療器械。醫用防護服主要用于醫療衛生機構,當醫護人員需要護理可能患有特定傳染性疾病的時候,正確穿戴醫用防護服等防護產品可以起到有效的隔離預防作用。今天,鋌和技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醫用防護服屬于幾類醫療器械?如何正確的穿脫醫用防護服和醫用防護服相關標準。

醫用防護服屬于幾類醫療器械圖片

一、醫用防護服屬于幾類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就是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醫院里有醫療器械可分為三大類,即診斷性的、治療性的兩大類及醫療設備必備的醫療器械各等級的不同要求分類。

第一類是指通過常規管理足以保證其安全性、有效性的醫療器械;第二類是指對其安全性、有效性應當加以控制的醫療器械;第三類類是指植入人體、用于支持和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且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醫用防護服屬于二類醫療器械,需要接受二類醫療器械的相關標準審查,根據要求進行生產。

二、如何正確的穿脫醫用防護服?

穿醫用防護服的正確方法:

1、防護服需要由下往上穿著;

2、袖口松緊設計,向上提拉袖口,整理好袖口的位置;

3、將防護服前拉鏈向上拉到頂,再調整好帽子的密封性。

那么,脫防護服的正確方法:

1、首先,將防護服前面的拉鏈拉開;

2、先向上往后提拉帽子,使頭部脫離帽子,然后再脫手部袖子位置;

3、再至上而下脫下整件防護服,并且邊脫邊卷;

4、脫下防護服,將外側污染面向里脫下后統一放入廢物袋,進行集中處理。

三、醫用防護服相關標準

在我國,醫用防護服對應的標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9082-2009《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該標準中不僅對防護服的外觀做了規定,還對防護服的液體阻隔功能、過濾性能、微生物指標、環氧乙烷殘留量、服用性能和舒適性能等做了嚴格的規定。

 我國的防護服分級標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YY/T 1499-2016《醫用防護服的液體阻隔性能和分級》,其將醫療防護服一共分為了4級,等級越高,防護性能越好。

 國際上,歐盟標準EN14126-2003《防護服-抗傳染源防護服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將防護服一共分為了6類,帶有“B”字母標記的為生化防護服,可用于醫護人員防護;美國標準NFPA1999:2018《緊急醫療行動的防護服和裝備》,對防護服和裝備進行了詳細規定,并未對醫用防護服進行分級。

目前國標醫用防護服生產大多采用環氧乙烷滅菌,需要7-14天時間。但經過驗證,滅菌時間可以控制在1天以內,但考慮到輻照滅菌可能會對防護服結構強度有一定影響,《應急規范》將輻照滅菌醫用一次性防護服使用有效期限定在1個月以內。

以上就是鋌和勞保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醫用防護服屬于幾類醫療器械”的內容介紹。選購醫用防護服時,首先要考慮疾病的性質,根據疾病的病原學和傳播模式判斷選擇什么樣的防護服,比如說血液傳播、口沫傳播、體液傳播,針對疾病的傳播情況,應選擇不同的針對性防護服。